《沈顧南周樺》[沈顧南周樺] - 第3章(2)

,這個以民為本的理念抓住了社會還是普通人為主的點。」
這句話觸動到坐在台下的周樺,她不禁看向仍舊沒什麼表情的黎應平。
她很清醒的知道,普通民眾的收入根本不是小紅書動輒月入過萬,月入兩abc 元才是14億人口最真實、最普遍的收入數據。
會議室里有小聲的討論,一時有些悉悉索索。
「邊總,即使這套設備能夠完美的生產出這類產品,但是我們不過是一家私企,去開拓這樣的市場,只怕沒那麼容易。」
黎總這句話本已考慮到更為現實的問題,但他卻是話鋒一轉,「邊總,我們公司對金萬這套設備,是可有可無的,這對我們而言從來不是錦上添花。」
他逼視着沈顧南,眼神中有着商人的精明與渴求,「我知道國家這兩年倡導環保,但我接下這個盤,你能保證我什麼?」

第39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沈顧南靜默的站在投影屏前,他思忖片刻,向黎總略表歉意,撥了個電話出去。
沈顧南聲音低低淡淡,「你上來吧。」
白雲股份生產副總問了兩個小問題,沈顧南剛解答完,會議室門就被人敲響,緊接着一個戴着金邊眼鏡,高高瘦瘦的男人就被帶引了進來。
周樺覺得他有些眼熟,卻怎麼都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見過。
沈顧南為雙方引薦過之後,笑了一下,將話題拋了出去,「黎總剛才有關業務及資源方面的問題,請中澤環保彭浩榮彭總代為解答吧。」
沈顧南將控場權交給彭浩榮,自己坐回位置上。
驀地,周樺想起,那天她和林樂辰去龍門浩老街吃飯,偶遇了沈顧南和他朋友,兩邊還拼了個桌,當時這個金邊眼鏡男就坐在沈顧南對面。
那時,她以為這不過是沈顧南的一位普通朋友。
她看了眼沈顧南,目光落在他線條剛毅的側臉上,感覺這個男人到此時依然充滿了不可動搖的自信,她將目光重新落回投影屏前。
彭浩榮紮根北京多年,深諳國家政策走向,更是一直深耕環保領域,在國內具有廣泛的人脈和業務網絡,除此之外,他手中掌握了國家環保大基金的資金和資源,找他尋求合作的人快踏破了中澤的門檻。
但彭浩榮深知他想要選擇的是什麼樣的合作夥伴。
因此,在沈顧南向他力薦白雲股份之後,他帶領團隊做足了調研和前期工作,有了全盤方案。
偌大的會議室里,幾乎坐滿了人,黑壓壓一片,但沒有一個人說話,全都看向彭浩榮。
他知道會議進行到此時,黎應平不會再有多少耐心給到他了。
他重點介紹了中澤的業務優勢之後,直接切入要害,「國家各項環保政策一定是落到實處的。中澤環保基於自身業務網絡選擇未來合作夥伴,一是希望尋找到真正能夠代表未來環保新勢力和新科技的產品,同時讓所有普通人都能用得上,用得起。」
「二是,」他頓了一下,「國家環保大基金將在中澤進行試點,沿着中澤業務脈絡,篩選具有典型性企業給予資金和資源對口扶持,如果白雲股份和中澤能夠通力合作,中澤將幫助白雲股份爭取到國家環保大基金支持,而中澤也希望在白雲股份助力下,未來在環保細分領域成為行業引領者和規則制定者。」
周樺聽明白了彭浩榮對於未來的規劃。
她很清楚,搭上國家扶持基金這條線,帶給企業的不僅僅是大筆發展資金,背後更是企業踮起腳尖都難以觸碰到的頂級資源:頂尖技術支持、政策傾斜、上下游鏈條全盤打通、業務資源、回款保障等等,白雲股份若是能抓住這次機會,進而搭上國家環保發展的快車,在未來成為行業領頭羊也不一定。
而對於中澤來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將白雲股份變成了自己高規格的貼牌廠家,中澤使用輕資產模式,就可以低投入高回報的在環保行業吃下一塊又一塊大蛋糕。
但不管怎麼看,都是白雲股份更佔便宜,畢竟中澤手握這樣的資源,可以選擇的合作夥伴太多太多了,不是非白雲不可。
周樺剛才還有些憤懣的情緒已經完全平息。
她不禁有些震撼,她看着略顯低調的彭浩榮,又看看一派神閑氣靜的沈顧南,她一直不太有把握的一顆心,這時稍覺有了些底氣。
周樺原本以為商人眼中只有利,但是沈顧南似乎不一樣。
推動中澤環保與白雲股份的這場合作,沈顧南不僅要自己搭上人脈和人情,基德說不定也交換出去了什麼利益。
沈顧南他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要什麼,他想做什麼,周樺有些混亂了。
但是有一點,她很確信,這個男人絕對有一種孤傲的勇氣,一直往前走,往前沖。
這是她從來欣賞的點,雖然到現在她對這個男人,依然一無所知,但是默然生出一種印入骨髓的敬畏感。
黎應平依舊波瀾不驚,他帶頭鼓了鼓掌,會議室里響起掌聲。
「兩位老總的思路和戰略都很好,果然是年輕有為啊!今天談的事情,我們團隊還需要點時間消化一下。白雲股份也會和中澤、基德繼續保持溝通。」
邊、彭二人今天所述,對於有着提檔升級壓力的黎應平來說無疑吸引力巨大,但是他要爭取到董事會和股東會的支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卻長遠利益的考量,更為急迫的是,每半個財年他都需要向股東彙報利潤,提供給他們應得的回報。
因此,他要的不只是長遠的利益,還有眼下現實的利益,他要確保他能最快速度生產、變現,讓企業獲得穩定利潤。
黎應平用非常官方的總結結束了此次持續兩個半小時的溝通會,沒有流露一絲自己的態度。
彭浩榮第二天一早在北京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商務會議,他訂了當天晚上的機票要趕回去,沈顧南因此婉拒了黎應平一同用餐的邀請。
黎應平也不強留,他安排了兩輛車,一輛送彭浩榮趕去機場,一輛送沈顧南和周樺回去酒店。
回去路上,周樺腦子裡一直在琢磨今天捕捉到的黎應平那些微表情和神態,但是怎麼分析,她也摸不準白雲股份的態度究竟如何。
他們掌握的信息太少了。
她看向沈顧南,他在和彭浩榮通電話,隨意閑聊。
他剛才那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自信從容已經盡數收斂,此刻只剩閑散。
好一陣,沈顧南掛斷電話,他看着車子已行駛到山塘街附近,看得到不遠處的燈火輝煌,隱隱綽綽的晚清和民國建築,還有那河街相鄰,水運並行,充滿了江南獨有的味道。
他聲音低沉,垂了眸,才開口,「周樺,很抱歉,今天的事,沒有提前通知你。」
周樺滑下車窗,看着水鄉溫柔的夜色,白日里的憤怒,似乎早就隨風吹散了。
她想起那個夜裡,沈顧南一身疲累頹然里跟她說的話,他要什麼,做什麼,靠的不是關係,而是他自己!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