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這奇葩的園丁吧》[原諒這奇葩的園丁吧] - 第5章 更有代入感(2)

成也可以接受。

熊主任公布完月考成績,各個班主任也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被抓作弊學生成績是記0的,與其說受到了影響,也可以理解為不算太真實的成績。只是大家都在想這九班的成績有點離譜,畢竟贊助生入校基本上平均分與其他班級的平均分要低近50分的,現在已經平均分年紀第一了,雖然有傳言這個蔡老師利用各種時間給九班學生補課補基礎,但是也就1個月的時間啊…眾人表示詫異了

這時楊副校長坐直了身體,「熊主任,這總分統計有點不合適啊,均分高,但班級人數少,這總分上不就吃虧了啊?」

「這個,以前都是一個年級8個班,每個班級人數基本一致的,近年來有了贊助體制,才新增了九班,具體如何統計總分,咱們現在也可以商量,畢竟古城市教委只以統計均分為主。」

蔡李項吞了一口口水,雖然平均分第一和總分第一分別都可以領1000元的績效獎金,但主要還是系統任務若是完成了,可是三項能力的提升啊

唐校長習慣性的清了一下嗓子,「我覺得吧,贊助生為主的九班這次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將平均分和總分的雙第一都評給九班的小蔡老師,更為合適一點,大家覺得如何?」

高一年級班主任都是教學多年的**湖,前面的群情激奮已經達成目的了,想着這也算唐校長對九班的安撫,也沒有刻意去反對,所以蔡李項的腦海提示第二項任務已經完成。

會議的最後,唐校長提了一下,第二次月考與期中考試綁定的事宜,希望各位班主任抓好各自班級的學生成績,另外第二個月結束的時候,還有秋季運動會事宜…

從熊主任那兒領完九班的月考試卷,蔡李項直接來到了九班教室的後排,安排完九班的自習,就開始了通過卷面匯總整理本次月考中九班學生易錯題,共錯題以及知識薄弱點。

接下來幾天時間裏,蔡李項並沒有上新課,而是將第一個月月考的易錯題,共錯題以及知識薄弱點等內容,進行掰開、揉碎等多輪次回顧與講解,在此期間還將運動會、第二個月月考的事情告知給九班學生。所有運動會上的各個項目報名由九班的學生們自行投票選擇,並且為了完成第三個系統任務,還激勵九班的學生們若是能持續保持平均分與總分第一,將組織全班跨市旅遊,但前提是不能有作弊或其他違反學校規定的事情發生。

第三項任務:

完成月考班級均分第一是:現有能力任選一項+1

完成月考班級總分第一是:現有能力任選兩項+1

兩項都完成:現有能力任選三項項+1

曾有教育大師分享,12歲以前的教育應以鼓勵式教育行為為主,15歲以前的教育應以批評式教育行為為主,而15歲以上的教育應以邏輯式教育行為為主。何為鼓勵式教育呢,也就是暫時忽略學生不足的地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的鼓勵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批評式教育是發現學生有問題的地方,就要第一時間指出來,並教導學生如何正確,這樣可以將在學生的少年階段明確對錯,也易於分辨對錯;而邏輯式教育就是將學生暫時以一個成年人來相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權力與權利都交給學生們自己來思考,調動學生的思維形成相對成熟的邏輯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由少年到青年的良好的價值觀。

為了第三項任務的完成以及校運動會的成績,蔡李項對九班的課程計劃做了翻天覆地的調整,周一到周五,每一、三、五的上午都有兩節陳娜老師的語文課,而其他的主科也都改為兩節同上的模式,連晚自習也利用上了,不過為了運動會的成績,每周的2節體育課增加到了每周6節體育課,這是讓九班學生歡呼雀躍,也讓其他班級的學生羨慕不已。

主學科的教學模式由於設置為兩節同上,蔡李項也按照曾經自己上英語學科的模式,30分鐘的授課,30分鐘的考試,30分鐘的試卷講解。

但蔡神的體育課卻讓九班學生頭疼不已,畢竟往常的體育課都是體育老師帶着做點團隊運動,然後就自由活動了,但蔡神的體育課卻不同,上課就是先來一個5公里,最後10名還要加1公里,5公里之後,就是休息10分鐘再來一個蛙跳600米,再休息10分鐘再來一個5公里,…按照九班學生的總結就是,蔡神這是把咱們當牲口練啊…

最初陳娜老師給九班學生上課的時候,蔡李項老師經常就在後排的座位上聽課或者批改學生們的試卷,後來,蔡李項老師授課的時候,陳娜老師也在後排聽蔡李項老師如何授課,如何講解試卷,如何給九班的學生們延伸貫通相關知識點。再後來陳娜老師的授課風格明顯改變。

「陳老師,我怎麼感覺您的授課風格改變了啊?」

「有嗎?若是有,我感覺也是在你小蔡老師的影響下,調整了吧」

「我影響?不至於吧?你沒見我拿書授課的時間特別短啊,偷偷告訴你,我經常都不按照教學計划去授課的…」

「教學計劃這個大多數都是應付教務處的,不過我是真的覺得小蔡老師的授課風格很有特色,而且學生們也很專心的聽課,頗有一種寓教於樂於一體的感覺。」

「是嗎?我只是覺得也許這樣的形式不會太枯燥,畢竟枯燥的課程會讓學生打瞌睡,從而降低學習效果,既然授課,那就要達成授課的目的,讓學生們儘可能的掌握知識嘛」

「那你剛才聽了我的授課,感覺如何?」

「感覺更通俗易懂,尤其是今天的古文講解,結合現代的形式去解讀古文,更有代入感」

「更有代入感?」

「對啊,一堂課,一邊講一邊解讀,讓學生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也利於學生對知識的解讀與掌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