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春色誘滿堂》[一朝春色誘滿堂] - 第4章(2)

兒一生順遂幸福,至於能不能像老爺說得做個人上人,她一點也不關心。

「你父親還讓人帶話過來,說這兩天朝中事情繁忙,應是來不及趕來,明兒個怕是要我們自己回府了。」周氏道。

上官瑜正想點頭,突然想起,上輩子她們回府那天,三房三叔公的長子上官時舉一家以及次子上官時軍和妻子唐氏帶着一個約莫五六歲的男童正巧來府上拜訪。

父親不在,母親作為當家主母只得以禮相迎。

言談之間,都是客套虛禮。

三房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面說著是為了恭賀二叔公六十大壽,不遠萬里從臨安趕來賀壽,一面又刻意強調幾人是一到都城就趕來丞相府拜訪,話里話外不外乎希望作為左相的父親別忘了他們這幫遠親,找機會能拉一把三房,讓他們也好回都城。

上官瑜很早就曾聽父親講過上官家的族系,所以對於這個遠在臨安的三房多少有些了解。

上官家自太爺爺上官辰那一輩,有兄弟二人,二太爺上官希有一子,也就是後來的四房。

太爺爺這一房有三子,長子與次子均為正妻所出,三子則是姨娘所生。太爺爺故去的早,那姨娘沒兩年也跟着去了。太奶奶雖不至於迫害這庶子,但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定也是千般防着。

那庶子倒也爭氣,寒窗苦讀自個兒考取功名,去了臨安府任知府,後來便在那娶妻生子。只可惜生得兩個兒子卻不隨他,沒有一個爭氣。

長子上官時舉如今這正八品提舉司提舉的官職,還是因為大新王朝有襲蔭之恩,藉著他正四品知府的光得來的。

但襲蔭之事只能有嫡長子襲蔭,除非嫡長子孫有故,方能由嫡次子孫襲蔭。

所以次子上官時軍便沒那麼好運,想要為官,只能靠自己讀書科舉,可惜他又不是讀書那塊料,到如今連個秀才都沒考上。

三叔公任知府時,三房在臨安也算風光。三叔公骨子裡其實有讀書人的骨氣,並未打算曲意逢迎攀附都城的大房和二房,所以自他去臨安後,除了逢年過節託人帶些特產禮節性問候下,與都城的大房和二房並沒有多接觸聯繫。

直至三叔公故去,三房沒了支立門庭之人,開始漸漸沒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