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手術,他被大明子民擁護了》[一台手術,他被大明子民擁護了] - 第9章(2)

,而是讓病人栽種一株杏樹,久而久之杏樹竟然綿延成林,所以董奉被在尊稱為「杏林醫仙」,後世的醫生也自稱是杏林弟子。

「醫神華佗在北,醫仙董奉在南,二人救死扶傷,乃是醫道當中的泰山北斗。」

因為華佗和董奉的巨大聲望,他們門下的弟子分別形成了金鈴派和杏林派,就好像武俠小說當中的少林武當,絕對是大名鼎鼎的名門正派。

當孫神醫說起醫道當中的第三個門派之時,臉上浮現出難以掩飾的得意之色:「至於這第三門派,當然就是我孫家的方劑派,創派祖師藥王孫公思邈者正是老夫的三十六代太祖公。」

隋唐時代的孫思邈名氣極大,由他匯總賺些的千金方流傳千年遺惠無窮,治好了無數病痛。孫思邈主持編纂的《唐新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國家藥典。

第一個全面系統的治療麻風病。

第一個繪製出較為系統的人體結構圖。

第一個開創了導尿術……

因為孫思邈創造性的提出用復方治療疾病,所以他的弟子自稱為「方劑派」。

有這麼一個名垂千古的藥王祖宗,孫神醫當然得意。

「老夫就是方劑派第三十七代傳人,你到底是哪個門派呀?」

吳子山畢業於深圳醫科大學,但卻沒有門派。

「沒有門派,那就是野路子的郎中嘍。」作為名門正派的傳人,孫神醫當然會瞧不起吳子山這種沒有門派的野郎中,用不加掩飾的鄙夷口吻說道:「你的師傅是哪一位?」

醫學一道,最講究師傅相傳,但吳子山的醫術卻是從學校里學來的,雖然教他的老教授有十幾位之多,卻只能算是老師而不是師傅。

「沒有師傅?」孫神醫的語氣顯得非常誇張,「沒有師傅你也敢開醫館?人命關天呀,若是醫死了人可怎麼是好?」

看着吳子山被孫神醫說的啞口無言,張四哥早就氣不過了,忍不住的譏諷道:「我說孫神醫啊,任憑你說的天花亂墜,又有什麼用?」

「當初我害了絞腸痧,你就說讓我準備後事,敢情你孫神醫就只會讓病人準備後事啊。」

所謂打人不打臉,張四哥卻專門揭孫神醫的短處。幾句話就說的他張口結舌,只能支支吾吾的說道:「人有失手馬有失蹄,老虎且有打盹的時候,偶爾誤診也是常有的事。」

「誤診不誤診的,我也不和你計較。誰要是能治好路家小少爺的閻王痢,你就磕頭敬茶拜他為師,這話是你親口說的吧?」

「老夫確實說過。」

「那好,子山兄弟就在這裡,你可以給他磕頭敬茶行拜師禮了。」

直到這個時候,孫神醫才知道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吳郎中,就是當初醫好了路家小少爺的吳子山。

孫省身孫神醫雖不是什麼名動天下的國醫聖手,至少在這小縣城之內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一代名醫,一把年紀的人了,若是真的拜吳子山為師,這張老臉還要不要了?

奈何大話早就說出口,若是自食其言肯定會被人恥笑,一時間弄了個滿臉通紅窘迫萬分,只能強詞奪理的狡辯:「路家小少爺福緣深厚,自然有菩薩保佑,就算害了閻王痢也能不治而愈。」

「若是得了病就指望菩薩保佑,還要你這個郎中做什麼?」

「我……我家裡還有點事,以後再與你理論。」

說完這句話,在人們的鬨笑聲中,孫神醫狼狽萬分的落荒而逃。

「什麼門派什麼師承,說的天花亂墜有個屁用?行醫治病憑的是真本事,治好了病才是硬道理。」張四哥笑道:「對於這種倚老賣老的老傢伙,就別給他留情面。要不然他還以為你好欺負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