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巨型鍋爐數百名工人》[許多巨型鍋爐數百名工人] - 第一章

智慧的結晶,」前來迎接的英國首相威廉·格拉斯通自豪地指向金屬高塔,「伊甸差分機。」
年邁的中堂努力仰望塔頂,在他昏花的老眼看來,夕陽似乎正將塔頂慢慢熔化,熾紅的晚霞像鐵水一般,順着塔身一滴滴流入大海。
塔頂由上千個六邊形煙道拼合而成,從高空俯瞰形狀猶如蜂巢,它們不斷交替噴出一根又一根長長的煙柱,煙柱在迅疾的海風下斜斜飄向天邊,彷彿飄揚在英倫三島上空的巨型旗幟。
作為清朝最早「開眼看世界」的那批人物之一,李鴻章當然聽說過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伊甸差分機高逾三百米,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它一直是人類建築的最高峰,這個紀錄直到數年前才被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所超越。
從奠基石落入大西洋的波濤那一刻算起,伊甸差分機已經建造了整整六十年,時至今日,她仍在增添新的齒輪、閥門、燃燒室和煙氣道。
人們稱頌她是新時代的巴別塔,但這一次,上帝不會再從天堂下來令她倒塌了。
相反,人類將找到失落已久的伊甸園,親自叩響上帝的大門。
伊甸差分機是工業文明創造的巨獸。
她的食糧是越過三大洋運來的煤塊和木炭,她吸入雪白的蒸汽,呼出漆黑的煙霧,海水通過數十萬根循環管道流入她體內,冷卻那些因飛快運轉而摩擦出熾熱火花的齒輪。
多年前查爾斯·巴貝奇教授親自設計了她的框架,然後一代又一代傑出工程師在此基礎上添磚加瓦。
在差分機底部,四十個火車頭大小的活塞圍繞塔基平行排列,緩慢地上下做着往複運動,它們重重拍打着海面,不斷濺起一波又一波巨浪。
蒸汽受壓發出的聲響如同悠揚的鯨歌,越過朴次茅斯港向大西洋遠遠傳播出去。
高塔通過一條長長的走道與岸邊連接,格拉斯通首相與李鴻章踏上走道,並肩進入伊甸差分機內部。
這裡的地面由厚實的金屬網格鋪就,透過網眼,李鴻章看到他腳下那一層的空間里安裝着許多巨型鍋爐,數百名工人正忙碌地向爐膛里鏟煤、添柴,火光映得高塔的金屬牆壁明晃晃一片,一瞬間李鴻章產生了錯覺,以為自己正行走在一個燒得通紅的鐵砧上。
「伊甸差分機海面以上的部分有…

待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