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往事》[民國往事] - 第1章

一人滅了兩個旅,這戰鬥力就是曹錕也不行
你現在和曹錕的差距,就是地位上的差距。
你最多是少將旅長,曹錕可是中將師長。
但你只要當了師長,你兩就是一個級別的了,根本不用鳥他。」
聞言,沈濤眼睛一亮,這可真的是好消息。
北洋時期**陸軍的師長軍銜都是中將,旅長都是少將。
**陸軍的師長通常都會擔任地方的一把手,或者兼任督軍,旅長都會兼任地方上的鎮守使。
也就是說,只要當了師長,那以後這離督軍之位置肯定不遠了。
今年袁大頭上台後,9月15日,就宣布北洋**就讓鎮改成師,統制改稱為「師長」。
也就是師長這一在職務在北洋時期相當於清朝的總兵。
民國初期全國只有11個**陸軍師,當時北洋**掌握11個**陸軍師,而各地方可以組建一個地方師。
後來袁大頭為了自己的統治將11個**陸軍師進行分拆再擴編成師,所以北洋巔峰時期全國有33個**陸軍師……
所以說,只要你掌握了一個師,就相當於掌握了**陸軍1/11的軍權,並且是實權。
在師的編製上,雖然說還有軍,但啊?軍大多數臨時編製。
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利。
北洋時期的**陸軍師編製:師下轄兩個步兵旅,每個步兵旅下轄兩個步兵團,師直屬部隊包括:炮兵團,工兵團,輜重團,騎兵團
在這個時代,師長的分量是很大的,可以不做督軍,可以不做省長,但不能不做師長。
軍閥在地方做的督軍都要兼任師長一職。
民國初期的軍事運行體系是:一個**陸軍師駐防一個省,**陸軍師的師長兼任一個省的督軍。
督軍可以管理一個**陸軍師與一個地方陸軍師。
因為**陸軍師隨時可能被調動到其他地方。
後來督軍與**陸軍師的師長職務必須要分開,也就是督軍不能兼任**陸軍師的師長。
因為督軍與鎮守使都是能夠兼管地方保安團的,所有人都知道保安團裏面的油水很大,所以督軍與鎮守使這些位置爭的很厲害。
只要**陸軍有跨區域調動,就一定會打起來。
因此,北洋軍閥混戰的根本問題還是錢的問題。
北洋陸軍的師長原本可以兼任地方督軍,但是督軍與師長二選一之後,督軍放棄師長職務,讓自己的親信擔任師長。
但是新上任的師長也想當督軍,雖然不能跟老領導翻臉,但是可以外調去搶別人的位置,這樣自然形成了混戰。所以打仗大家默認的,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能打過那就是你的,你打不過你就是活該。
所以只要沈濤拿到了陸軍**師的師長名額,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