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明》[崛起大明] - 第二章 遼東不可為

  崇禎也是被那幫總兵們折磨怕了,只要一出兵,總兵們就伸手要錢。

  沒錢沒糧,一兵一卒都不會動。

  時間長了,感覺那不是朝廷的軍隊,倒像是私人的僱傭軍了,給錢辦事,不給錢就不辦事。

  當然了,這事是朝廷理虧,如果平常就把糧餉發足了,總兵們何至於如此?

  朱慈烺早有準備:

  「啟稟父皇,半個月之前,兒臣偶遇一講書先生,乃是福建人,從他口中,兒臣知道了鄭芝龍的一些過往。

  鄭芝龍海寇出身,加上他先後吞併了海寇李旦、顏思齊的財富,因此在被朝廷招安以前,就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鄭芝龍現在是泉州水師參將,壟斷了福建出海的海路,出海的商船為了自保,都會向他繳納一些銀兩,俗稱買水。

  買水之後,商船會掛起他鄭芝龍的旗號,有了這個旗號,海上的大小海盜們便不敢再為難。

  所以兒臣以為,鄭芝龍不缺錢糧,只要朝廷善加籠絡,他必定不會在錢糧上跟朝廷為難。」

  崇禎聽的有點呆,他還真是不知道,手下的泉州水師參將鄭芝龍竟這麼有錢。

  「商人向鄭芝龍買水,卻為何不向朕買水?去年朝廷的市舶稅只有區區四萬兩,鄭芝龍卻賺了多少?怕是有幾十萬兩吧!」

  崇禎臉色冷冷,眼神里閃過殺機。

  市舶稅,既海關進出口稅。

  貧窮限制了崇禎的想像力,鄭芝龍買水得利豈止幾十萬?

  一艘船就是abc 兩白銀,那出海的商船有多少,鄭芝龍的金銀便是有多少。

  「父皇,這些年來,鄭芝龍掃蕩閩海,肅清海寇,還打敗紅毛人的艦隊,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師,所耗巨大,但卻沒跟朝廷要過一兩銀子。」

  朱慈烺對鄭芝龍沒有什麼好印象,不過他必須為鄭芝龍辯解,以免父皇一怒之下降旨責罰鄭芝龍。

  在他力挽狂瀾的謀劃里,鄭芝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更何況,鄭芝龍還有一個好兒子鄭森,也就是鄭成功。

  鄭成功,今年剛好十八歲,正是一個英雄出少年,建功立業的好年紀,而朱慈烺已經為他想了一個好位置。

  崇禎沉默了半晌,幽幽嘆口氣:「也罷,只要鄭芝龍能保福建平安,朕就忍了他。」

  「父皇聖明。」

  「你繼續說。」

  「是,鄭芝龍缺的就是一個名,我們投其所好,請父皇下旨,任命鄭芝龍為福建總兵,統領福建所有軍馬和水師。

  任命其最信任的四弟鄭鴻逵為登州水師提督,其長子鄭森為登州水師游擊,令二人帶領本部人馬,前往登州就任……」

  崇禎不等朱慈烺說完,就已經明白其中的深意了。

  鄭芝龍雖然部屬眾多,擁有超過abc 艘大、小船的船隊,但正式的官職卻只是一個水師參將,只掌管水師。

  如果拔擢他為福建總兵,不但官升一級,而且等於朝廷正式確認了他福建土皇帝的身份。

  而同時,弟弟鄭鴻逵到登州水師任職,兒子鄭森被任命為了水軍游擊。

  加上軍中都是他從漳州、泉州一帶招募而來的閩南子弟,領軍的頭目也都是自家的親族。

  朝廷把這些人調到了登州,只要這些人在登州立足,鄭芝龍的地盤也會隨之擴大。

  控制了登州的海路,他鄭芝龍就又多了一個賺錢的門路。

  所以,對朝廷的這道旨意,鄭芝龍沒有拒絕的理由,反而會高呼謝主隆恩了。

  而對朝廷來說,如今只需要一道聖旨、兩個官職,就可以讓登州水軍重新復活,何樂而不為呢?

  有了鄭芝龍,自然也就有了騷擾建奴敵後的船隻,朱慈烺攻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