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靈石金融危機》[第四次靈石金融危機] - 第三章 李青陽行長

靈石內部蘊含靈氣,乃是九州修真者突破升級、殺人奪寶、參加拍賣會必備的珍貴消耗品,根據修真界的古老傳說,上古時代和中古時代的修真者都是直接使用靈石作為貨幣。
但使用靈石作為貨幣,很快就顯露出了巨大弊端:靈石是兼具高端消費品和金融品雙重屬性的特殊商品,在地球也有與其性質非常類似的商品,那便是飛天茅台。
這類商品雖然都是硬通貨,但卻天然不適合用來作為貨幣,原因很簡單:
貨幣的本質是交易的媒介。
貨幣政策當局發行多少貨幣,理論上應該根據市場貨幣總需求決定,貨幣發行總量也應該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但無論黃金、靈石、比特幣、飛天茅台,它們作為貨幣都存在致命缺陷,那就是產量增速無法自主控制,因此社會貨幣供應量無法與經濟總量同步增長。而貨幣總量和經濟總量不匹配,導致的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舉一個理論上不太恰當、但簡單直觀的金本位例子:
假設地球上只有一種財富——麵粉;地球上也只有一種貨幣——黃金;全世界只有100噸黃金和100萬噸麵粉,那麼這時候,每一噸黃金價值一萬噸麵粉。
而隨着全球經濟發展,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假設幾年之後全世界有了200萬噸麵粉的財富,但如果黃金的總量還是100噸,那麼現在一噸黃金就價值兩萬噸麵粉了。
在這個過程中,麵粉明明是勞動者創造的,結果囤黃金的人財富卻憑空增殖升值100%。
這個麵粉和黃金的例子,從理論上並不準確,因為貨幣的總供應量還與貨幣流通的速率有關,不過它還是大致說明了金(靈石)本位制度必然崩潰的原因:那就是隨着經濟的發展,全球黃金(靈石)總產量趕不上經濟增速,黃金就會自然升值,從而鼓勵大家囤黃金,而不是創造財富,對於勞動者產生了負向激勵。
勞動者會發現自己辛苦造了半天麵粉,結果是給囤黃金的人做了嫁衣,既然如此,誰還去勞動創造價值?大家都去炒黃金不就好了!
在這種情況下,貨幣金融危機的爆發就是必然的結果。
就像地球金本位的崩潰那樣,靈石本位貨幣制度同樣因為貨幣發行總量(靈石產量)無法適配經濟發展需求,很快在短期內引發了強烈的通貨緊縮效應。
靈石和飛天茅台類似,都是非常容易被囤積的高端剛需消費品,價格越高越容易被人囤積,可由於下游消費需求始終非常堅挺,這就導致靈石的通貨緊縮趨勢要比黃金更加猛烈,並迅速引爆了第一次靈石金融危機。
為了解決靈石金融危機,歷代修真經濟學家接連推出了靈石、黃金、白銀互相掛鈎的【三本位貨幣體系】,以及類似地球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九州貨幣聯盟體系】。
這兩代貨幣體系,最終也都因為本位貨幣始終無法與靈石徹底脫鈎,被第二次靈石金融危機和第三次靈石金融危機再次摧毀。如今九州修真界的【靈石信用貨幣體系】,就是在第三次靈石金融危機期間,建立起來的第四代修真貨幣體系。
這位第四代修真貨幣政策的總設計師,在九州修真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正是被稱為「修真金融皇帝」的靈石儲備銀行首任行長陸洋,他也是修真界最近500年來,飛升天界的三位仙人之一。
如今靈石儲備銀行第三任行長李青陽,便是陸洋行長當年收下的記名弟子。
李青陽原本出身中州名不見經傳的小門派金刀門。據說金刀門最落魄的時候,整個門派就剩下李青陽一個光桿司令,再加上李青陽修鍊資質更是只有可憐的劣靈根,整個門派都面臨香火斷絕的危機。
但就像網文主角那樣,李青陽從小便展露出卓越的數學和金融學天賦,在剛剛踏入鏈氣中期後,就有幸得到陸行長的高度賞識,並成為了陸行長的得力助手。
他的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