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芸大師兄》[德芸大師兄] - 第6章

趕着中午前,羊肉大蔥餡兒的餃子上了蒸鍋,汽往上頂過三番算是齊活,蕭飛和曹芸偉兩個忙着揭鍋,鍋蓋一掀,伴着熱氣,餃子香撲面而來。

曹芸偉咽了下口水,見蕭飛在看他,尷尬的笑了,德芸社的生意一般,郭德強賺不到錢,家裡的日子過得也十分緊巴。

別以為郭德強跑到大興這邊住農家小院是因為什麼大隱,小隱的,說到底就是因為沒錢,京城裡的房租太貴住不起。

「師哥!剛才您給小潘講的八扇屏,有時間您也給我把把尺寸。」

「行啊!」

郭德強的徒弟裏面,要是悟性天分最高的毫無疑問就是曹芸偉。

性格雖然有點兒疏狂,可對待有真本事的人卻非常謙虛,別看蕭飛還沒登過台,但能耐誰都不會質疑,曹芸偉自然也看得見。

「回頭有時間我給你倒飭倒飭。」

蕭飛不是個敝帚自珍的,人家要是誠心求教,他也不介意跟着一起探討探討,不敢說教,彼此交流吧!

餃子上桌,等於清和郭德強兩對夫婦都拿了筷子,蕭飛他們這些當徒弟才下手。

這也是規矩!

下午兩點還有演出,從大興這邊趕到天橋樂少說也得將近兩個小時,一幫人都顧不上說話。

於清自己喝也覺得沒意思,一杯下去就不喝了,夾了個餃子咬了一口,順着嘴角淌油,唇齒留香。

「嗯!弟妹!今兒這餃子香!」

王薇笑道:「吃着香吧,您徒弟活的餡兒,您這當師父的吃着能不香嘛!」

「小飛活的餡兒?」郭德強有些意外的看了眼蕭飛,「少爺,還有這手藝呢,行,以後保准餓不着了!」

於清笑着,比聽見什麼都美,只要是誇蕭飛的,哪怕和相聲沒關係,他聽着也照樣覺得舒坦。

吃過飯,王薇開車拉着郭德強師徒四個,蕭飛開那輛長安鈴木拉着於清夫婦。

「喲!師哥!換車啦!」

郭德強瞧見那輛長安鈴木隨口說了一句。

於清剛要解釋,蕭飛不着痕迹的拉了他一把,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打了個哈欠給遮掩過去了。

等上了車,於清問道:「少爺,剛才怎麼還不讓說啊?」

蕭飛看着王薇駕車離開,這才說道:「師父!小偉和我同歲,生日就比我大了十九天。」

曹芸偉是個心思敏感的,同樣是過18歲生日,於清能給蕭飛買一輛車,郭德強現在的情況能給曹芸偉什麼?

要是於清說了,曹芸偉心裏怎麼想?郭德強彆扭不彆扭?

於清一聽就明白了,訕訕的笑了一下。

「看看你,還不如小飛心思細呢!」

蕭飛忙道:「小偉又不是我們一門的人,我師父哪記得住他的歲數和生日啊。」

於清這下舒坦了,隨聲附和:「就是!」

白惠敏在後面吐槽:「就是個屁,我看你就是個馬大哈!」

師徒兩個一聽,都笑了。

開了一小時四十分鐘,車到了宣武區北緯路的天橋樂,一個老茶園子,解放前的建築,德芸社去年六月份剛搬過來,原來待的地方要漲房租,也是沒轍。

換到一個新地方,觀眾也得重新圍,等於是重新開始,一開始的日子別提多難了,好在堅持了半年多,現在總算是緩過來了點兒。

古香古色的金字紅底招牌,紅木的門面,原木的桌椅,兩層的茶座,巨大的戲台。

現如今即便是在京城這座六朝古都,想找保存這麼完整的市井戲園子也不容易了。

自解放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天橋樂茶園一直都是京城百姓的主要**所,高大上的國粹京劇,市井江湖的十樣雜耍,都曾在這個舞台上紅紅火火的演出過。

只可惜隨着時代發展,科技進步,可供人們娛樂的玩意越來越多,這類傳統的曲藝形式也漸漸的被人們所拋棄,到如今只能勉強維持,硬撐着不肯退出歷史舞台罷了。

時間臨近一點,天橋樂茶園門口,水牌子早早的就戳上了,台階下一個大眼珠,厚嘴唇,其貌不揚的年輕人正打着一副快板,賣力的唱着。

「說星期天我到郊區,瞧見了一個蟈蟈和蛐蛐,他倆在那吹牛皮,這個蟈蟈說:『我在南山,一口就吃了一隻斑斕虎』。這個蛐蛐說:『嘿!我在北山,一口就吃了兩匹大驕驢』。」

年輕人嘴皮子利索,吐字清楚,行家一聽就能知道這是正經坐過科的,功力不淺。

只可惜這年月流行歌曲更新換代的速度都飛快,一個大明星紅火不到一年,就能被後起之秀給擠下去,誰還能有心思聽這些老掉牙的東西。

來來往往的人不少,可願意駐足聽上一段的幾乎一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