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大明新命記] - 第二十五章 戰備(2)

前不是說過嘛,咱們跟你北上,就是一條船上的!
「這些佛郎機、虎蹲炮、九頭鳥,包括你後來又要的鳥槍,祖副總兵的車炮營里,多的是!他們駐在城裡,一時半會兒也也用不上!本來調撥過來,就是大帥一句話的事兒!
「可是——唉,你可能也知道,吳協鎮的想法多,說現在整軍備戰,物資奇缺,而且這些東西,他也有意調撥使用!結果,到了祖副總兵那裡,就猶豫來猶豫去!
「大帥那裡又軍務繁忙,就是我,也不是說見就能見到的!這麼一拖,就拖到了昨天半夜裡!
「也是祖某大意了!這件事情早點着手就好了,差點誤了大事!好在好飯不怕晚,全都給你要來了!走!楊協鎮,咱們一起去看看!」
楊振聽見祖克勇這麼說,當下邁開步子,跟着他就往外走,片刻功夫,一行人來到大門外,只見晨曦之中,東門內、城牆下,並排停放著一門門佛郎機、一門門虎蹲炮,還有傳說中的抬槍九頭鳥!
尤其令楊振驚喜的,是那五架「九頭鳥」。
所謂的「九頭鳥」,其實就是特大號的火槍,按照後世的算法,長約三米,重約十三四公斤,一個人無法操作,需要兩個人抬着,所以又叫抬槍。
同時,這種抬槍,帶有一個三尺三寸高的三角支架,支架與槍身之間則由一個旋轉裝置連接,可以向不同方向瞄準。
最令人驚喜的是,這個號稱「九頭鳥」的抬槍,其有效射程甚至達到了後世的二百米遠。
按理說,這是絕對的軍國重器了。
然而可惜的是,這種號稱「九頭鳥」的抬槍,造價極其昂貴,裝填非常不便,彈丸比普通槍彈大一點,但卻又遠遠小於火炮的彈丸。
在許多人看來,這個東西華而不實,輕便不如鳥槍,威力不如火炮,有點類似於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所以,除了萬曆年間國力雄厚,朝廷督造過一批之外,後來就逐漸淘汰了,現在也只有裝備最先進的神機營和僅次於神機營的遼東軍中,才能見到了。
這種抬槍的存在,對別人來說或許是雞肋,但對楊振來說,卻是一樣極其難得的寶貝。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戰陣之上,將敵軍指揮官一擊致命,自古以來就是最為有效的戰術。
所以,自從他聽說了抬槍九頭鳥的存在之後,就有了培養狙擊手的想法,在編配炮隊的時候,專門設置抬槍狙擊手及其副手。
這一回,他打着北上救援松山的旗號,從寧遠城的遼東軍隊手中,搞到這麼多火器,實在是個意外之喜。
楊振在祖克勇等人的陪同下,正觀看各種火器的時候,張得貴、徐昌永也都聞訊而來了。
眼見著各種裝備陸續到位,暫編寧遠先遣營上下,人人都是興高采烈。
而知道火器貴重的張得貴,也很快吩咐了楊珅等人,按照之前編定的炮隊左右翼,將一門門佛郎機、一門門虎蹲炮,全都指定給了預先定好的炮長和炮手。
沒有多大一會兒功夫,十門虎蹲炮、十門佛郎機,還有五架九頭鳥,就化整為零,被炮隊左右翼的炮長、炮手和抬槍狙擊手們搬走了。
虎蹲炮和佛郎機都是小型炮,較重的佛郎機,加上其四個子銃,也不過二百斤上下,一門佛郎機炮由四個人負責,雖然抬起來吃點力,但卻不是什麼大問題。
至於虎蹲炮,其實就像一個鐵鑄的水桶一樣,或者說就像一口不大不小的鐘,口徑雖然不小,可是身管很短。
所以重量也不大,一門小的約莫只有幾十斤重而已,口徑最大的,也不過百十斤而已,交給三個人負責,短時間內抬着行動沒有多大問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