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謀:梟雄稱霸》[大明謀:梟雄稱霸] - 第10章

到了臘月中旬的時候,民團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四百餘人的規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大旗庄的鄉民,只有很少一些來自附近的其他村落。

這些人穿着黑色的「軍服」,每日里拿着扎槍列隊操演,看起來很像那麼回事,但李吳山卻非常清醒的知道一個事實:這些民兵的戰鬥力基本為零。

這些鄉民之所以加入到民團當中,成為一名「光榮」的民練,絕不是因為他們心懷保家衛國之心,而是為了貪圖那點穀子和鹽巴。

現如今的大旗庄民團規模不小,但卻沒有進行過系統化的訓練,除了能夠列出一個還算能看的隊列之外,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強要說這些所謂的民兵和一般的鄉民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他們已經擁有了最基本的組織度。

按照李吳山的編派,每五個民兵為一伍,五個伍為一旗,五個小隊為一隊,五五進制就是大旗庄民團的基本架構。

現在的大旗庄民團總共有四個隊,但每個隊之間卻相差極大。

因為是自由組隊,人們總是本能的靠近關係最親密的人,於是乎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些數量眾多的父子兵、兄弟兵會很自然的組成一個最基本的戰鬥單位——伍,各個伍之間又會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組成一個旗……

彼此之間都是非常親密的血緣關係,有些甚至根本就是同一個宗族之內的子弟,這種狀況在正式的軍隊當中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話士兵們會各自抱團形成一個又一個小團體,其實這是非常不利於管理的。

按照一般的規則,旗長、隊長這樣的基層軍官就是應該是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健者,但大旗庄的民團卻不是那麼回事兒。

幾乎所有的旗長、隊長都是年紀非常大的老者,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位年近花甲而且瘸了一條腿的六叔竟然成了第三大隊的隊長。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匪夷所思的狀況,就是因為李吳山從來都沒有指定過任何一個軍官,而是讓民兵們自由推舉。如此一來,那些德高望重輩分很高的老者或者是宗族的族長,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民團的軍官了。

鬚髮花白的老者成為軍事長官,領導着一大群年輕的丁壯漢子,依靠的根本就不是令行禁止的軍規,而是個人的威望,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甚至是一種隱患,但李吳山卻一點都不在意,甚至沒有做出絲毫改變的意思,而是聽之任之……

來自大旗庄的鄉民們根據各自關係的遠近組成了三個隊,基本都是齊裝滿員的大隊,其中充斥着父子、兄弟、叔侄、宗族、鄉鄰等等這樣那樣的私人關係。只有一個大隊是個例外。

民團的「丁字」大隊規模最小,只有五十多個人,人員數量不及其他大隊的一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非常不均衡的現象,就是因為這個大隊不是來自大旗庄,而是來自臨近的村落。

時下正值冬閑時節,大旗庄的李吳山李老爺出錢出糧招募民練,本着「閑着也是閑着不如去掙幾升穀子」的想法,臨近村落的一些人也加入到民團當中。

這些人理所當然的被大旗庄本村的鄉民視為「外來者」,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排外心理」,也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隊伍中出現陌生面孔,所以他們就只能自己組成了一個殘缺不全的隊伍了。

「咱們大旗庄民團已經成立整整一個月了,我很想知道大家訓練的到底怎麼樣,」面對着一大群穿着黑襖捏着扎槍的民兵,作為最高長官的李吳山面帶微笑的說道:「當兵吃糧天經地義,這個月的穀子和鹽已經發到了各位的手中。吃糧當兵也是不變的道理,既然諸位吃了我的糧拿了我的穀子,總要有個當兵的樣子。我準備讓安排一場演習……」

「李老爺……哦,不,李大人,啥叫演習。」

李吳山笑道:「演習就是比賽,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大旗庄民團當中,絕大多數都是一個大字都不認識的莊稼漢,能寫出自己名字的就可以算是文化人了。這些人還不明白「演習」二字的含義,所以李吳山就籠統含糊的說成是比賽,這樣就通俗易懂的多了。

「既然是比賽,必然要有個彩頭,」李吳山笑眯眯的看着這些民兵,從懷裡摸出幾張泛黃的紙片子:「村南那片河灘地大家都是知道的,總共是四百三十九畝,這是地契。」

「不管哪個隊,只要在比賽中獲得最終的勝利,那片河灘地就是他們的!」

此語一出,原本亂糟糟的人群中頓時一片死寂。過了足足有十個呼吸的時間,才終於反應過來,所有人的都面紅耳赤的高喊起來:

「真的么?李老爺……李大人真的要把那片河灘地做彩頭?」

「李大人講話算數不?」

揚起那份地契,李吳山大聲說道:「我這個人大家都是知道的,吐口吐沫都能砸個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