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錦繡》[重回錦繡] - 第11章 看上游的天空

邢毅繼續瀏覽櫥窗,緊挨着刮刮獎海報,有一張不大的尋人啟事。
一個小孩隨奶奶出了家門,在場上丟失,小孩三歲半,穿短褲,塑料涼鞋,手工編織的包紗布背心。
這事情邢毅同樣記得清楚。
那是某天,他一個人在家看電視,頻道調到《寶貝回家》欄目,屏幕下方顯示了錦繡縣的名字,就吸引了他的眼球。
說的是鄉下,一個偏遠的村子,有一個孩子,隨奶奶到鄉場上,不知怎麼回事就突然丟失了,家人四處尋找,張貼啟事,毫無任何消息,奶奶差不多發瘋了,坐在地面上失聲痛哭。
二十三年以後,他回來了。
從孫子走丟那天起,奶奶就病倒了,躺了三年,奄奄一息,水米不進,仍念念不忘孫子,不停地捶打自己的心口,最終含恨去世。
孩子的父親在外奔走了十多年,無論哪裡一有消息,動靜,立即趕出去,十多個春夏秋冬,跑遍了十多個省上百個縣,直到精疲力盡,也不停歇,因勞累過度,精神打擊過大,慢慢地,精神失常了,一個寒冷的冬天,人們在一個遙遠的鄉鎮街頭髮現了他……
電視台記者專訪了連說話都困難的母親,母親在老舊柜子里尋找東西,一隻手也要緊緊拽住兒子,她顫巍巍拿出來的,是當年那張尋人啟事。母親的淚水流幹了,乾巴巴的眼睛使勁盯住這個人,簡直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面對攝像機的鏡頭,那派出所長介紹了他們延續不斷的努力,還有好幾處地方愛心人士組織的團隊,開展了極其有效的工作,二十三年後親人得以相聚,真要感謝他們。
面對這一家人的境況,年輕所長也是含着眼淚,聲音哽咽……這一天確實來得太遲了。
邢毅靠近一點,仔細看時間,啟事張貼出來,半個月了。
要是早點讓他一家人知道孩子還活着,那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奶奶就會心存希望,從病床上站立起來,父親精神支柱就會堅強無比,尋找兒子的信心就會更足。
啟事上標明了,聯繫地點牛家營鄉駐馬台村,聯繫人趙福民,趙新珍。
得要儘快找到這兩個人,要讓他們一家人知道,孩子一定會找得到,希望還在,樹立信心,堅強起來。
等工作安排的事定了,想辦法到駐馬台村走一趟。
邢毅不止一次舉頭觀天,懷揣忐忑,來到售票口,就擔心大雨要下農公車會停開。
售票員接了錢,把車票和零錢一起給他,說:「你要是還買得到這張票,就說明這條線的路況還算可以。」
也就是說,他要去的方向,跟縣城這邊一樣,眼下天氣還行,雖濃雲懸垂,但大雨還在醞釀之中,所以必須抓緊點,與老天搶速度。
拿到車票,疾步走到寄存室,辦理行李和漆皮箱存放手續,等去看望父母回來,找住處安排好了,再來取。
寄存費是按天計算,一天三塊,須預交三天,就是九塊。
行李和漆皮箱交託了,盤點一下,現在身上還有三百一十七塊五。
見了父母,就把三百塊交給他們,剩下十七塊五,節省點,可以對付兩天的簡單生活,至於下一步怎麼辦,回城後再想辦法。
他登上了農公車,希望汽車即刻出發出城,平安駛過灣河石橋,傍晚之前趕到馬鞍山。
司機上來了,把駕駛室收拾了一下,凝目看着時間表,嘴裏念叨,核對售票窗口報過來的數據。
還有一個人遲遲不來,這是很惱火的事,司機看看天,搖兩下頭,告訴大家,稍等幾分鐘,這位乘客一定是有什麼急事耽擱了,大家都通融一下,再等幾分鐘。
過了十分鐘,還不見這個乘客,不能再等了,再等大雨就要淋頭,路上就不安全了。司機給售票處送出信號,關門,發動了車子。
剛到大門口,一個人迎著車頭跑來,司機猛踩剎車,車上的乘客猝不及防,個個往前倒,有碰了頭的,有扭了手腕子的,「哎喲!」「媽吔!」的喊叫聲一片。
那人跳上車來,惡狠狠地對司機說:「你要碾死我呀。」
司機也不示弱說:「你厲害呀,敢跑到車頭前面來,還要硬往前闖,出了事,是你自找的。」
「你以為我是故意的呀,我去買票,你們那售票員忙着打電話,是她耽擱了我。」
聽說話聲音尖細就像女人,再看那一身裝扮,邢毅就認出來了,這個人叫杭世凱,宏達道橋公司的材料採購員。
杭世凱喜歡留長發,時不時還晃動一下腰臀,後面看,與女人無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