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改變》[不曾改變] - 第1章 莫非王臣

某平行宇宙的二十四世紀,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很多曾經無法實現的假設和幻想已經成為了歷史。

資源,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就顯得尤為重要,世界各國為了生存一次次的發動戰爭,短短六年,世界人口數量驟降至原來的四分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解決了資源短缺的問題。可能大夥也覺得再這麼鬧下去恐怕就要由猴子來統治這顆星球了。

於是,

各國首腦經過幾次激烈且毫無意義的商討,最終通過了一項協議。即科技互助和資源分配。這項協議的核心思想就是吞併和凈化。

雖然有些現實,但至少帶來了穩定。

然而一股勢力的突然出現打破了這種平衡。

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只是一次見怪不怪的反抗的時候,他們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所有人在反應過來之前變成了臣民。

人類在2388年完成了這顆星球的統一,

新帝國的建立和戰後的重建,以及對餘黨的清繳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人們依然忙於生計,似乎帝國的建立對於民眾來說都不如油價下調來的震撼。

但無論時代如何發展,人類還是無法跳脫出基本的自然法則——死亡

因為統一戰爭的原因,全球人口數量一降再降。

為了應對工作人口的不足所帶來的影響,帝國在生物科技以及機械工程兩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試圖依靠科技來緩解巨大的生產壓力。從研發到改良再到投入使用,不過三年。

雖說解決了生活生產這一大塊問題,但是新的問題也應運而生:人力是可以被替代了。

無數的工人下崗,大量的私立學校倒閉,醫療變成了奢侈品的代名詞。

工廠變成了純工業流水線,既壓縮了空間又避免了人員生活所產生的消耗。

因為不需要基礎工種的原因,學院變成了高官豪紳子弟的專屬學府。底層百姓很難有接收知識的機會。

全球的醫院也被生物科學院所替代,只有都城和幾個重要地區才有設立。據說擁有對各類疾病專門負責的團隊二十四小時保證上層首腦們的健康。

**所通通消失,樓房紛紛改建。一片片廢墟上蓋起了俗稱「籠棺」的居住區。

「籠棺」,顧名思義,就像一個個棺材堆疊在一起,每戶只有一扇一米寬的小窗戶,窗外是結構詭異的金屬欄杆。這種建築風格意義不明,據說是為了節省空間而專門設計的。

我叫江雨,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除了父母,我還有一個八歲的妹妹,一家四口就窩在這樣一個不足二十平米的空間內。

我雖然在一所不錯的學院深造過,但因為出身低微加上資質平平,所以並沒有躋身上層社會的機會。

每次談及理想和對未來規劃都讓我有種負罪感。不是我墮落,而是這個世界並不需要我這種人。

「吃飯了。」

從睡夢中被抽離出來的痛苦給本就陰沉的天氣又添了幾抹灰暗。

猜你喜歡